医者仁心左都稳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6日 浏览: 次 编辑:佚名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这是中药方剂汤歌,记住了吗?”
说这话的人叫左都稳,今年54岁,正在教8岁的孙女背诵中药方剂歌,他是汉滨区有名的老中医。
7月29日,在安康高新区一个不起眼的铺子里,一位年轻人前来看病。
安康的夏季,酷暑热浪,在艳阳高照下,不少年轻人在空调房出出进进,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
他们把自己的症状一一叙述给旁边的老中医左都稳,左医生将手搭在年轻人的脉搏上,紧颦着的眉也渐渐舒展,不一会儿一笺处方就写好了。
病人来时愁眉不展,离开时却眉开眼笑。
“左医生帮我看了,回去好得快。”这个爷爷辈的医生,为年轻人的家里三代看过病,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从“医者仁心”中慢慢建立起来的。
左都稳出生于陕南普通的农村家庭,仅接受过九年的正规学校教育。小时候的他身体虚弱,三天两头总生病。可是,每次生病都是在村里当赤脚医生的叔父从山上采来草药,服下之后三五天就痊愈了。
“从那时候我也要立志学医,对中医有了兴趣,算是师从叔父,开始学习中医。”左都稳回忆说。
初中毕业后,左都稳并没有放弃理想,虽文化程度不高,却师从多名中医名家。他努力钻研疑难杂症的同时,也在老一辈中医的耳濡目染下,将“为患者解除病苦”作为行医准则。
1998年在大河镇开办的村级卫生室下,左都稳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乡村医生。
都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但是勤勉好学的左都稳,在2004年报考了安康卫校。学习了专业中医知识的的左都稳更热衷于中医,并将中医的基础知识、无数偏方牢记于心。
“乡村医生就是要为群众解除病痛,痛病人所痛。”左都稳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早年间,通讯和交通并不发达,但哪家哪户病人家属一句呼唤,左都稳便背起自己的药箱以最快的方式赶往病人家中,其年均出诊数及门诊量高达1万余人次。他的足迹遍布大河镇的沟沟壑壑。
除去看诊,左都稳最大的爱好就是订阅医学杂志和报刊,然后对着自己手抄本温故知新,本子里记录着病人的病情和药方,还有病名、医学阐释等。去往北京,河南、江西等地不断“取经”学习,行医几十年来,这样的本子也慢慢累积了一大摞。面对慕名而来真心求学的人,左都稳也毫不藏私,大方地送出。
2015年,他获得全国最美乡村医生;2019年,他又考取了国家中医师资格证;并且获得了政协安康市汉滨区第十六届委员会委员等诸多荣誉。
后来,左都稳在安康城区开办了天地人中医研究院开诊看病,还将多年研究的“天地还魂炙”艾炙桶获得国家专利认证、“天地人”医用冷敷贴也投入市场,为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带去健康福音。前来寻医问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前来就诊的病人,不少患者为表感谢,还给他送去了锦旗。
“人得了病是很痛苦的,万一病人有个头疼脑热来找医生,一时半会找不到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那就麻烦了。我要对我的病人负责,不敢有丝毫懈怠。”多年来,左都稳坚持每天开门接诊,雷打不动,遇到腿脚不便的病人还主动上门问诊。他给患者看病时有自己的原则,始终坚持困难家庭、五保户分毫不取。
“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可以看诊近千人。但我离不开我的病人。”左都稳这样说道。
左都稳不仅仅是一名中医,还是一名爱心人士,2020年1月28日,疫情期间,左都稳为保障前线疫情防控工作,他又默默捐赠出价值7万多元的艾灸理疗产品。
2024年1月,看到汉滨融媒采写报道——流水镇河心村84岁老人何永弟20余年不离不弃照顾瘫痪儿子的事迹后,得知父子俩家里洗衣机已坏,洗衣服很困难时,左都稳多次联系汉滨融媒,想为老人献点爱心、做点贡献。在将洗衣机安装完毕后,担心父子俩不会使用,细心的工作人员还手把手教父子俩应该如何操作。
“真的太感谢你了,也解决了我们生活上的困难,真的非常感谢,减轻了我们好多负担。”何永弟十分感激的说道。
这些都是左都稳做慈善路上的一个缩影,从2015年开始,他坚持做公益慈善履行社会责任,累计向社会各界捐赠了价值75万元的爱心物资。
“医者就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中医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我要在中医传承多带新人,将中医更好的传承下去,让中医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左都稳说。
为您推荐
七一建党节特别报道,陈永浩中医治癌症专家,精心做医,执著做事,真诚做人。
健康
七一”不仅仅是党的生日,更是一个传承党恩的节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激励党员牢记使命、承担责任,我们学党史、强党性,感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华;我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红色记忆,感怀革命先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民网特别报道: 献礼建党104周年易学名家——程新宏
健康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易学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而程新宏道长,正是这样一位能够驾驭这颗明珠、将其光芒洒向人间的国学导师。他自幼便对易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多年的学习与钻研,终于成为当代易学界的...
礼赞七一|戴齐良:以非遗传承之笔 绘就文化振兴新画卷
健康
百年征程铸辉煌,文化传承谱新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我们聚焦一位以匠心守护非遗、以创新赋能传承的践行者——戴齐良。他深耕非遗领域多年,通过打造空间、活化活动、融合科技、联动产业等多元路径,为传...
国医大师黄玉和七一献礼:擘画民间中医复兴蓝图
健康
国医大师黄玉和七一献礼:擘画民间中医复兴蓝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医药作为国粹,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黄玉和饱含爱党爱国深情,心系人民生活,在给党的一封信中,围绕解放有能量的民间中医,提出了一系列具...
李乘伊院士曼谷论道 百年中医盛典擘画传承新篇
健康
李乘伊院士曼谷论道百年中医盛典擘画传承新篇李承义院士筹划曼谷中医百年大典传承新篇章2025年6月21日,泰国中医百年庆典大会暨中医药传承发展国际论坛在曼谷隆重开幕。中国国医名家李乘伊院士作为主旨演讲嘉宾,在三...